关于西充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6-24 11:28

2022617日在西充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西充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铁钢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提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县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执行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县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等荣誉称号。

(一)2021年计划执行情况

经全县上下齐心拼搏,审议批准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具体体现在: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3.25亿元,同比增长9%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

——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8.7亿元,同比增长1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亿元,同比增长19%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29亿元,同比增长10.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34399元,同比增长8.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8002元,同比增长11.6%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

——城镇新增就业达到7881人。

——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商品房销售面积、人民币存款余额、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用电量,11项指标增速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新区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一是项目投资快速驱动。双创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先进制造(真空)产业园等项目完成224亩场平,律奥汽配、通光二期、美鑫包装等9个项目竣工投用,立民制冷二期等37个项目加快实施,全年实现新区地区生产总值31.2亿元、增速达21.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1.1%,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多扶镇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举办2次集中签约活动,对接洽谈中铁建、中建等企业12家并与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投资51.3亿元。三是要素保障措施得力。组建了西充临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辖6家子公司),储备入库高端技术产业园及配套设施、产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项目7个,争取到位债券资金4.045亿元和省级预算计划资金6000万元,落实用地指标787亩。

投资消费保持稳中向好。一是资金争引接续突破。十四五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谋划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374个,复安水库等100余个重大项目纳入国省市各类规划;全年争取到位国省市各类资金60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8.48亿元、中省预算内资金1.2亿元、其他国省专项资金50.32亿元)。二是投资效益高位增长全年举行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个省级重点项目、28个市级重点项目、86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0.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3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列全市第3位。三是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全面开展传统消费升级等七大行动,成功举办鹭岛五一嘉年华、柑橘品鉴节等各类消费活动,全力打造文笔山等3夜经济消费圈,推进10余家知名餐饮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实现网络交易额14.4亿元,同比增长19%

三次产业发展成势见效。一是农业生产质效并举。新建有机生产基地6个,有机农业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全年粮食生产总面积84.09万亩、产量31.96万吨,实现农林牧副渔综合收入83.9亿元,成为全省首批10鱼米之乡建设试点县之一。二是工业经济复苏回暖。雅娴食品、通光光缆等工业技改项目快速投产,太极制药、永丰塑胶等10余家工业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全县现有99户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销售收入277.1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用电1035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53%,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1.8%33%,实现入库税金5938万元。三是服务业零售总额攀升。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个体)123家、规上服务企业达66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亿元,增长19%,完成服务业增加值88.7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0.2%

城乡基础建设统筹共融。一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主要帮扶政策实现平稳过渡,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3亿元,实施饮水安全、以工代赈、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补短等扶贫项目;20441名脱贫人口得到最低生活保障,13653名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二是城镇配套日趋完善。建成黄石大道延长线等城市道路4条,快速推进天宝路延长段和安汉大道北三段建设,全面建成惜字塔公园。启动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和多扶生活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完成文化路等旧城区街道雨污管网改造。三是污染防治取得实效。坚持齐抓共管、联防联控,有效减少建筑扬尘、露天焚烧等造成的空气污染,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3.7%7个省市考核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5.7%。以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等为重点,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县。

改革创新激发经济活力。一是重点改革实现突破。城北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结时限缩短比例达87.08%,在全市率先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对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农村七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规模流转39万亩,顺利完成省级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二是双创优势有力培植。获批省市科技创新项目12项,建成1处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入驻企业15家,推进南充市创新驱动实验区西充园区创新创业发展服务平台建设,招引入驻企业10户,建成省市级技术中心22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1家,科研经费投入0.83亿元,技术交易合同登记0.34亿元。三是对外开放不断拓展。立足成渝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战略定位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空间布局,招引香港雄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等大中企业赴西充投资兴业,全年签约高端豆制品加工等项目2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5个),协议计划投资133.7亿元。

社会民生保障托稳兜实。一是基础保障全面落实。全年新增返乡创业199人、城镇新增就业78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7%;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5%,发放基础养老等补助资金1.56亿元;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7.08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救助补助资金2.46亿元。二是教科文卫全面发展。西充中学临江校区建成投用,城南小学开工建设,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专升本稳步推进。祥龙乡创建为2021—2023年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莲池镇观音堂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县人民医院城南院区项目急诊大楼顺利封顶,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群防群控措施,扎实推进疫苗接种,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三是民生实事全面统筹。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传染病防治、食品药品安全、爱国卫生、农民工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残疾人服务保障等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企业量少体小、园区承载力弱、产业层低链短、重点领域改革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生态建设任务艰巨,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2年全县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中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158战略部署,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攻坚为抓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保持县域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力建设生态田园·有机西充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需要与可能,提出我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5%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5%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砥砺奋进建设临江新区。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临江凤凰新城、多扶老城区城市更新、凤凰山有机生活度假区、南充市肿瘤医院、有机归巢项目大力实施先进制造(真空)产业园、有机红薯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半导体核工业、东丽智能、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二期等项目。二是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全面贯通南西大道(西充段),启动金凤大道、鹭鸶大道建设,推进果州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产业新城污水处理、南西大道电力主干线、双电源双气源等项目建设;启动八南管线改迁工程,配套完善标准化厂房、电气管网线路等基础设施。三是加快夯实新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产业新城、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双创孵化中心、能源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完善新区功能;启动建设临江新区城市超脑平台,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园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中心;深入实施西充英才工程,建立一支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金融顾问等专业人才队伍。

夯基筑石迈向制造强县。一是实施集群发展行动。推行真空产业链长制,打造链条完整、产研一体、标准引领的真空产业园;开展太极医药等延链扩链补链项目招引,整合院企资源,提高生物技术研发和孵化水平,不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双塔粉丝、雄信食品等以有机食品、休闲食品为特色的西部休闲食品产业园;依托源维机械、通光光缆等企业重点发展机械制造、汽车汽配、电子信息产品,做强做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启动川沱酒业、凤和黄酒迁建工作,加大对太平白酒、黄海酒业等企业的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有机白酒、养生黄酒、特色果酒、保健药酒等,打造品质一流、品牌鲜明、品种丰富的健康酒饮产业园。二是实施创新驱动行动。充分发挥亚洲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双创孵化园的作用,深化校(院)地、校(院)企战略合作,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大力实施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绿色转型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智能化改造方案,支撑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上规模。三是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推动九天真空加快上市进程,力争2022年进入四川省上市企业重点扶持名单,三年内完成场内市场上市并实现首发融资。重点培育陈吉旺福、雅娴食品、律奥汽配等5户技术创新能力强、品牌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发展迅速的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模式等,争取在细分市场产品占有率上成为名列前茅的隐形冠军,树立骨干企业品牌。

有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强化有机基地规模拓展。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有机生产和开展有机认证,力争新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2万亩,新增认证面积1万亩,重点打造2-3个标准化、规范化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有机会——中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全国有机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二是强化有机品类提质增效。加强对全县有机农业基地的巡查和业务指导,对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成高压态势,保证有机生产的有效性和符合性,确保有机产品质量安全。完善有机生产地方标准和行业指南,力争修订有机农产品地方标准10个,申报有机农业科技专利2个。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为方向,力争建设有机生活示范镇1个,有机生活示范村5个。三是强化有机品牌做大做响。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为依托,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注册企业品牌,着力培育更多叫得响、有特色、品质高的有机产品品牌5个;推动建立中国有机产业协会,积极参加上海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不断拓展西充有机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提升西充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积极稳妥扩大投资消费。一是切实扩大项目投资效益。精准对接国省投资政策,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102项和105项重大工程等支持计划,力争资金争引达到63亿元以上;健全项目推进机制,聚力推进2个省级重点项目、29个市级重点项目、100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预计实现年度投资155.8亿元以上。二是切实鼓励市场主体扩大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在供应链产业链招投标项目中对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给予倾斜。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在政府采购工程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标准统一原则,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份额提升至40%以上。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三是切实激活商贸零售消费。开展个转企”“下升上,支持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大实体,力争新增限上商贸企业、规上服务企业各10户以上。加快建成有机农业示范特色街区、提档升级鹭岛综合体等城市商圈、培育打造桃博园等网红打卡地,筹备举办西充县第二届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持续提升西充农特产品营销推广力度,筹备参加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力争实现商贸旅游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

行稳致远深化改革开放。一是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清理盘活县属国有企业资产,鼓励开展投融资改革,促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提升造血”“供血能力;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争取全省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首批试点,打造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深化工业标准地改革,大力清理闲置低效用地,分类腾挪发展空间,实现土地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编制并实施临江新区二期、中心城区片区、义兴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土地成片开发方案;持续强化房地产市场、粮食领域购收储销环节和金融领域风险防控监管。二是不断扩大区域对外开放。健全招商工作机制,对接一批国家级产业协会、外地在川商会,建立一批西充驻外商会,聘请一批招商大使,攻坚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委托招商,力争签约项目26个以上,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三是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围绕简流程、简材料、压时限、降成本,全面优化提升事项办结效率。强化服务保障意识,主动靠前为企业服务,贯彻落实国省市扶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协调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让利;全面落实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切实提升企业感受度。突出西充特色,强化政策兑现、园区配套供给、产业发展指导等能力,打造安心、舒心、暖心的发展环境。

补短强弱提升城市能级。一是对标看齐融入南充主城。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拓展县域功能辐射范围,增强综合承载服务、现代产业协作等能力,对接南充主城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高效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对标找差推进城市更新。以推进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围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居住品质、美化城市形象等要素,结合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和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编制老城区城市更新规划,全面实施城镇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统筹推进城市重点街道、商业区提升行动,着重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全面推进智慧化城区停车位建设和晋城大道等城市干道改造,着力解决部分城区老旧脏乱拥堵、燃气安全隐患、城市防洪排涝等问题。三是对标补短创建文明城市。对标省级文明城市,加快弥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十大专项整治,着力营造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时保持的创建氛围;深入挖掘西充文脉,全面修缮出川抗战誓师大会旧址,建设烈士纪念广场,弘扬忠义文化,塑造城市精神。

步履铿锵振兴乡村发展。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预警帮扶机制,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通过优化稳岗就业、政策兜底、产业发展等措施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加强振兴重点帮扶村帮扶力度,实施一批改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重大民生项目。二是持续推进农业高效发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计划实施撂荒地整治30000亩、整治恢复耕地60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0000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力争粮食生产总面积达84.1万亩、产量达32万吨;强力推进古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加快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粮油产业强镇、数字化田园建设,推动30万亩粮食安全示范带建设,全面建成中国有机鱼米之乡三是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强水利、交通、燃气、物流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联网、补网、强链作用,提升设施运用效益,继续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撤并建制乡村畅通工程,产业路、旅游路、乡村客运金通工程等;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持续开展复安水库前期工作,推进海贝水库建设,谋划开展升钟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争创全省乡村水务试点县;推进燃气供气管网向农村延伸覆盖;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

多措并举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全力抓好污染治理攻坚。全面抓好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全年大气优良率稳定达到91.8%以上,7个省市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启动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修复等生态建设项目。二是全力夯实绿色生态基底。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确保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三是全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行林长制,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体系,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碳汇能力,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持筹握算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大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计划新增城镇就业6100人,力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努力实现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愿望和劳动能力的家庭都至少有一人就业。二是大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集中集约,顺畅便民原则,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进行统筹的思路,推进基础教育布局有序调整,全面建成惜字塔小学,启动南西幼儿园、城北幼儿园、城北中学建设,着力解决好进城读书难问题;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见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三是大力加快健康西充建设。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加快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确保公共卫生安全;以千县工程为契机,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加快推进人民医院城南院区建设,推动人民医院升三甲、中医医院升三乙、妇幼保健院升格专科医院,持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持续均衡发展。四是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全民参保,力争社会保险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加快推进西太路等公租房建设,有序改造农村危房;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智慧养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持续推进关文等9个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力争大全敬老院投入使用。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五是大力办好民生实事。全心做好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传染病防治、食品药品安全、爱国卫生、防灾减灾、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服务保障等民生工作。

为政有为提升治理效能。一是统筹推进县域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信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西充,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二是统筹部署平安西充建设。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研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切实开展烟花爆竹、燃气安全等集中治理,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救援能力,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三是统筹提升治理调处能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整合完善网格体系,把管理服务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调解工作室,争创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处、平安联创的示范亮点,健全大联动、微治理、立体化的社会治理体系。

各位代表!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建议,全力建设生态田园·有机西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西充县人民政府

西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联系电话:0817-4202002

网站标识码:5113250024

ICP备案:蜀ICP备2023003580号-1

川公安网备51132502000032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