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生态田园·有机西充”发展战略,紧扣“保障民生,服务大局”主线职能,“紧”字当头、六“点”并举,全力推进全县城乡居保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全年新增参保人数1173人,占目标任务800人的140.7 %;全县城乡居保系统正常参保覆盖人数26.2万人,参保覆盖率已达98%以上。已办理待遇领取10.3万人,新增待遇领取0.78万人,暂停封存0.55万人,系统终止0.38万人,发放金额2.49亿元;落实困难群体代缴18567人(人数以系统数据为准),代缴金额249.54万元。全年共到位上级补助资金2.27亿元。
二、工作情况
(一)紧盯一个重点,全力推进民生服务保障。始终将参保扩面作为居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五个好”,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一是研判好政策形势。客观分析、认真研判、精准发力,动态研判当前居保工作的优势和短板,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增强做好新时期居保工作的信心。二是分解好目标任务。把居保工作列入政府“30件民生实事”推动,制定部署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23个乡镇(街道),并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评分,严格落实“每周调度、每月分析、每季通报”,实现任务督办到位,努力解决城乡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现实期盼,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度和满意度。三是把握好宣传方式。一则利用传统节气前夕抓住群众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加强走访宣传、设点宣传、广播宣传、坝坝宣讲;二则利用农忙时节组成宣传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农资、农机配送处点对点宣传;三则利用法定节假日或主题宣传日开展多轮次、立体式的广场宣传、街头宣传、流动宣传,实现宣传广覆盖。四是发放好居保待遇。强化数据比对协作,全覆盖社保卡“一卡通”发放居保待遇,真正做到“利民、便民、惠民”;每月定时将符合待遇领取的人员在居保系统进行比对,确定待遇发放和暂停、恢复人员名单,保证不漏发、不错发、不迟发一人。今年2次央省居保基础养老金提标,收悉文件后,赓即发布调标通知,积极衔接财政部门及金融机构及时做好群众待遇提标补发,保障养老金及时准确发放到位,切实保障了群众利益不受损。五是保管好档案资料。通过整合人力和智能资源,实现综合业务办理内循环机制,做到及时归档,有源可查,落实好档案管理“三合一”制度,完成本年度档案标准化整理、数字化处理、规范化入档。
2024年,累计参保人数达32.53万人(含注销、死亡、转移等);共调标9.5万人,累加调标金额285万元;完成待遇发放117.69万人次,共计2.49亿元;档案规范存档405卷。
(二)紧扣一个要点,全力推进困难群体代缴。为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居保代缴工作,我局确立了“三步走”举措,积极推进该项工作的落地落实。一是精细分工,联动发力。确立由分管领导负总责全程协调督促,相关股室分工细化,做到环环相扣、各尽其责,确保城乡居保困难代缴工作的高质高效推进。二是精准比对,数据采集。以全民参保子系统内下发数据为准,与系统内残联和民政上传数据进行比对,并将比对后数据下发至对应乡镇核实代缴人员信息,收集后为符合代缴人员进行代缴。三是精心操作,锁定代缴。严格按照身份标识、档次调整、缴费申报、批量代缴顺序进行操作。共对39486人(其中低保户26864人、特困人员1876人、重残10746人)进行了数据去重、筛选、比对、核实、分类,锁定符合政府代缴18567人,确保符合代缴政策的群体参保信息数据准确无误。
全年完成代缴18567人,其中,低保、特困、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员13114人,重度残疾5453人。
(三)紧抓一个难点,全力推进基金安全管理。一是简化生存认证方式。取消“四川e社保”APP认证方式,改用全省统一的认证软件“四川人社”APP对待遇领取人员进行生存认证,进一步简化资格认证方式。二是强化冒领追缴力度。乡镇(街道)、村(社区)按月上报参保人员死亡名单,从根本上减少死亡冒领行为。持续开展数据比对核查,对已核实的重复领取、死亡冒领、养老金超发等开展追讨工作。加强经办人员业务督导、下发追缴通知书,和乡镇形成追缴合力。三是优化风险防控系统。持续开展内部基金风险防控专项检查,内部管理监督与省市基金检查结合,以案促改常态化开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对经办风险隐患加强提示警示,查找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和经办管理存在的问题,立查立改、查漏补缺。
2024年,完成生存认证93244人,提供特殊认证服务735人,待遇批量续发2684人。数据比对11.41万人次,发出协查函1059份,通知书237份,走访群众370余人,累计完成死亡冒领追缴217人,追回金额13.98万元;清退重复领取8人,追回社保基金5.72万元。
(四)紧跟一个热点,全力推进征地保障办理。积极与县财政局、县自规局、县社保局等部门对接,发函列出人员明细,有序稳步推进经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年初将被征地农民信息下发各乡镇后,分批次组织政策宣传、业务经办培训;督促各乡镇进行被征地农民保险相关资料收集、汇总、上报,并加强对收集到的资料严格核实、层层把关、批量办结。
2024年,经办完成6批次退办人员,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生活补助1520人,共计发放2540.1万元。
(五)紧拓一个亮点,全力推进缴费水平提升。持续拓展居保缴费提升年行动,专题研究、细化举措、下达目标,实时动态掌握经办系统数据,根据基础数据因人因户、因村因社、因乡因片精准实施。在晋城街道靛堂子村、凤鸣镇白象山村、鸣龙镇凉快垭村开展了居保缴费水平提升引领行动,通过找据点、推先进、学经验逐步铺开,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以群众“多缴多得”“选高不就低”等为重点抓手,做好经费、人员等要素保障,积极提供宣传展板、办事指南、专人讲解、便捷设备,打造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样板间,持续优化居保服务场景;在晋城街道靛堂子村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集体经济补助试点,进一步完善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筹资渠道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24年,提标缴费2529人,仙林镇来龙山村、仁和镇米丹村、晋城街道靛堂子村等3个村(人均缴费标准3000元以上),先后达到市级居保缴费水平提升优秀村标准。在晋城街道靛堂子村打造了村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样板间。
(六)紧贴一个支点,全力推进党风行风建设。一方面按照中省市县部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居保局党支部党纪学习教育计划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围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深入学习,以原原本本学《条例》为抓手,以持续加强警示教育为路径,以提升认识、改变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目的,领导班子示范领学,党员干部日常融学,定期开展学《条例》交流研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并在党纪学习教育结束后持续督促党员干部加快学习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居保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另一方面结合以案促改,开展行风整顿教育。安排部署“四项专项整治”具体工作。通过会议传达、谈心谈话、自查自纠、案例警示、实地参观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自觉检视问题、主动整改落实,在单位内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结合以案促改,坚持“零容忍”态度,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问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形成问题清单、整改台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走过场。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正之风,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对家风家教的重视程度,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家庭观、价值观,永葆忠诚干净担当。
2024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2次,开展主题党日12次,支部书记上专题党课4次,发展新党员2名,社区服务24人次。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共梳理12份个人问题清单,单位整改清单1份,全员观看《家道》教育片,开展座谈会1次。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重视不够。部分乡镇领导对居保工作重视不够,政策掌握不透,工作应付交差,目标推进滞后,宣传动员不力,导致居保工作无法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二是清理追缴难度较大。从疾控、卫健拷贝的死亡数据加上乡镇死亡报备数据准确率只有90%,容易导致错误暂停群众待遇,死亡数据存在遗漏,仍存在死亡冒领和超发、多发现象。部分乡镇人烟稀少,存在联系不上群众的情况,并且由于死亡冒领涉及群众遗属无法联系、不认账、时间长等诸多因素,导致基金追缴工作难度较大。
三是征地保障资金不足。财政拨付资金有限且拨款速度较慢,导致部分被征地农民经办、领待等相关手续办理滞后影响办理进度,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是群众相关意识欠缺。目前,部分群众参保意愿不强,参保人员缴费意识缺失,到龄人员未缴费未办退休手续、未及时办理注销手续的情况仍然存在。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