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学习提纲
发布时间:2021-06-03 00:0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202010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6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

二、会议精神

528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以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出席会议民政部及36个成员单位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坚实法律保障,顺应了时代发展和群众关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未成年人重视关怀。各级政府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是贯彻法律的重要举措。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法宣传,完善举措推动法律的贯彻执行。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依法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空间治理,杜绝色情、暴力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全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推动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形成合力,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转化为工作成效。

会议要求,要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强化校园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夯实校园安全防范基础,全力保障校园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协调联动,勇于担当作为,狠抓政策落实,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要营造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增强全民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

三、贯彻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县级已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打造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平台县级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站,村居(社区)设立未成年人保护点多方位、多角度地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形成政府主导,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司法机关等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加强协作配合。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加大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和帮扶;学校要树立优良的师德师风,加强未成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与关爱,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确保每个未成年人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履职尽责,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大格局。

三是依法严厉打击。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游戏厅、酒吧、网吧等场所进行必要的清理整顿,从严管理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公安机关要联合教育、学校部门出台规范学校管理方面的规定,设立对教师的监督、举报机制。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对在校园及周边滋事、打架斗殴、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查。健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模式,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照顾未成人的身心特点,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未成年嫌疑人隐私保密制度,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嫌疑人提供便利的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服务等。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提供色情刊物、音像制品等违规行为。不断加大网络打击力度,堵塞黄赌毒信息源,屏蔽黄赌毒信息,净化社会及网络环境。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西充县人民政府

西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联系电话:0817-4202002

网站标识码:5113250024

ICP备案:蜀ICP备2023003580号-1

川公安网备51132502000032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